百雀羚——86歲的國貨品牌如何吸引20歲的年輕人?
根據改公司今年3月末對外公布的財務數據,2016年(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)百雀羚單品牌零售額達到了138億元,同比增幅達到27.8%,成為銷售額最大的中國護膚品牌,回顧近5年,整個中國護膚品市場的增長率不到10%,而百雀羚卻保持了沒年3成左右的銷售額增長,百雀羚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10年0.2%上漲到了2015年的3.2%,僅次于玫琳凱,巴黎歐萊雅、玉蘭油3個外資品牌,排在行業第四位。
從“甘油一號”到草本護膚
獲得這份成績單,百雀羚花了整整17年時間。
2000年,百雀羚由合資轉制成為全資民營公司,推出了止癢潤膚露、凡士林霜、甘油一號,這些都是基于百雀羚的經典產品“藍色小鐵盒” 香脂膏推出的改良型產品。而當時,歐萊雅、玉蘭油已經在中國熱銷,這樣的微小創新無法讓百雀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立足。
單靠“吃老本”沒法活的勝算,2004年,百雀羚才真正下定決定做出改變。“當時非常焦慮,我們就像一群趴在玻璃上的蒼蠅,明知道前途一片光明卻找不到出路,”百雀羚市場部一位內部人士回憶說,“百雀羚需要新的東西,但品牌歷史又絕不能丟棄。”
百雀羚首先展開了一次全國性的市場調研,管理層想自己先親眼看一下市場上的情況,從一線省會到三線城鎮,調研團隊走訪了全中國30多個城市,得出一個令人喜憂參半的結論--消費者信賴百雀羚的品質,同時覺得它過時了。這一點提醒了管理層:為何我們不把本來一直在做的事情拿出來說呢?于是新一輪升級版的產品定位最終被表述為:為年輕女性做草本類的天然配方護膚品,產品功能專注于保濕。
但對于年輕消費者來說,光有好配方不夠,在貨架上吸引目光的首先是包裝。帶著“草本”和“保濕”這兩個關鍵詞,百雀羚重新找設計師為草本系列做了包裝設計、提升質感。
從產品概念定位到研發、在到上市,百雀羚草本系列產品的運作,前后花了將近四年的時間。
市場調研及消費者定義 | 商業模式創新 |
品牌定位策略 | 品類搶位策略 |
品牌核心價值挖掘 | 產品及服務體系規劃 |
渠道拓展規劃 | 品牌文化整合構建 |
品牌基因創建 | 品牌形象鉆 |
品牌視覺錘 | 爆款產品包裝設計 |
VI視覺識別系統設計 | SI空間體驗系統設計 |
電商微商品牌設計 | UED用戶體驗設計 |
市場營銷策略 | 傳播渠道規劃 |
傳播目標定位 | 傳播主題設定 |
公關活動策略 | 事件營銷策略 |
媒介推廣策略 | 資源整合策略 |
即刻合作 與您共鑄商業傳奇
0531- 81280099 15589922155